反应器和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于实验室研究和化工制药工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代催化中却很容易被忽视。常规催化利用填充塔、流态化/浆态床、连续搅拌釜式间歇等反应器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传热传质决定了催化的有效性和选择性。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催化剂材料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在缩小多相催化剂的尺寸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尝试,但这也给纳米催化剂在设计良好的反应器中实施带来了...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进行释放是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和病理学等许多领域的基本生化事件。测试胞吐作用可以为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作用基础。此外,许多常用药物(如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物等)也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胞吐作用。但由于神经细胞的胞吐作用测量目前主要依赖于碳纤维电极(CFE)等精密测量仪器以及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制约了药物对神经细胞胞吐作用的调控研究。因此,亟需发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蒋长龙研究员团队在可视化检测环境中的西维因检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主封面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西维因作为一种有效的广谱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已广泛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然而,过量使用或错误的使用方式会导致西维因残留,西维因在土壤、水果、粮食等介质中留存时间长,且易通过呼吸道和皮...
微流控技术的进步使生命科学中的许多发现和技术得以实现。然而,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和可配置性,微流控器件的设计和制造需要高度熟练的技术人员。微流控器件的多样性阻碍了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在实验室中应用这一技术。模块化微流控系统将标准化的模块集成到一个完整、复杂的平台中,为传统微流控系统提供了可配置的能力。近期,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闫昇研究员团队回顾了最前沿的模块化微流控系统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讨...
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在基于自组装微纳制造的细胞转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细胞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已取得重要突破,成为最有希望消除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胞内递送及目标基因编辑是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流程中的关键前提步骤。但对于具有高度抗性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现有方法仍存在着递送效率不足、转染通量低、细胞损伤大、不适用于悬浮细胞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